王波在《中国扶贫》发表署名文章:“桑蚕之乡”破茧成蝶

“桑蚕之乡”破茧成蝶

——中丝集团定点帮扶广西忻城县纪实

 

2020 年盛夏时节,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放眼望去漫山遍野桑树林,站在山腰上俯瞰村庄,青翠的桑叶显得格外迷人。这一片绿色热土,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治区深度贫困县。

忻城,人称“九分石头一分土”,贫瘠的土地严重限制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扶贫工作从何处找到突破口?有哪些潜力可以进一步挖掘?中丝集团定点帮扶忻城县后,着力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蚕桑品质上下“绣花功”,让桑蚕养殖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并且打开了忻城县农产业的新局面。

2018年11月20日,保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念沙(右一),保利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曦(左二)到广西忻城县板河村慰问贫困户。

 

找准突破口:老产业开新花

忻城县是桑蚕之乡,全县桑园面积约为 26 万亩,有 7 万多户蚕农,从事蚕桑生产的农民占总人数 70% 以上,具备较好的茧丝绸产业发展基础。

但是,多年以来,当地传统养殖蚕病多,蚕茧质量差,群众增收难的问题始终影响当地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面临着很多现实难题 :一是种养风险大。农民小作坊一家一户种养,加上全年多批重叠养蚕,病菌繁殖快死亡率高。二是缺少技术人员。养蚕户没有专业的培训,消毒防病意识淡薄,从采叶、切叶、养蚕到消毒运输都是手工操作,效率低。三是市场不规范。部分经营者经营假冒劣质蚕种,扰乱生产和市场环境。四是土地不集中。缺少合适的场地规模化发展。

广西忻城县上浪村养蚕合作社为农户发放养蚕收益。

中丝集团驻忻城扶贫工作组经过长时间走访调研,最终确定以援建发展桑蚕产业为突破口,通过打造优质蚕桑基地、开发蚕桑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谋划脱贫致富新思路,带领大石山区里的群众通过发展种桑养蚕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2019 年开始,中丝集团驻忻城扶贫工作组经过多方协调和多次选址,最终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及粤桂办共同建设了红渡乡六纳村和古蓬镇上浪村的两个蚕桑基地,并提供技术支撑的“智慧蚕业云平台”。

但是,产业升级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村民习惯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不愿改,担心有风险。为打消大家的顾虑,中丝集团选择上浪村为试点,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推出桑蚕保险、二次返利等措施。

2019 年,上浪村通过整合保利集团和中丝集团资金 282.5 万元、粤桂扶贫资金 100 万元,对桑蚕培育示范点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标准化养蚕是上浪村桑蚕培育基地重点打造的标杆,项目改造后,重点培育四龄蚕。当年,上浪村的桑蚕病死率由原来的 40% 降低到 5% 以内,产量也达到了90 ~ 120 斤 / 标准张。蚕农从培育基地领养的四龄蚕不仅成活率高,结茧率也很高,养蚕更有信心,提升了上浪村甚至周边乡镇桑蚕标准化种养水平,促进了贫困户增产增收。

先行试验的村民收获满满,观望的群众也逐渐意识到标准化养蚕模式才更有奔头。尝到了养蚕增收的甜头,上浪村民欣喜地说,“现在养蚕收入好得很,我们家每次养两张蚕,半年就能收入一两万元,没想到养蚕也能这样赚钱。”

2020年初,中丝集团在六纳村建成一个占地8.6亩的标准化桑蚕生产示范基地,以“智慧云”平台为技术支撑,把监控器、温湿度器等设备安装到蚕农家里,由专家团队对标准化基地蚕房实行每天 12小时实时监控,可随时察看养蚕流程,及时进行技术指导,确保蚕农增产增收。

经过两年发展,六纳村、上浪村两个桑蚕产业示范基地已健康运转。上浪村基地通过培育高质量四龄蚕,解决了制约蚕农养蚕成败的蚕种问题 ;六纳村基地通过种养分离和桑园商品化等创新理念,解决了合作社和蚕农的利益分配难题。

 

拓宽发展路:定点帮扶结硕果

六纳村、上浪村两个桑蚕产业示范基地的成功,让中丝集团信心倍增。之后,中丝集团又乘势而上,一鼓作气,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在忻城陆续援建 4个蚕桑基地,通过标准化、数据化科学养殖和培训,实现蚕农平均增收 30% 以上。

但援建蚕桑基地只解决了种养的问题,只解决了桑蚕产业链条其中一环。中丝集团深刻认识到,要想促进忻城县桑蚕产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丝集团选派的驻城关镇板河村第一书记门书豪(右二)和群众在桑田劳作。

2020 年,中丝集团从全产业链入手,继续加大对忻城县桑蚕产业的帮扶力度,先后在上游引进国内著名养蚕企业落户忻城县,在中游积极协调丝厂与忻城县达成长期合作,在下游引进企业、科研单位考察合作,进一步推动忻城县的丝绸小镇项目建设投资,与南宁的丝绸小镇形成良性互动。

经过努力,忻城县传统的桑蚕产业慢慢蜕变成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特色产业。在中丝集团的帮扶下,如今忻城县充分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有利契机,做大做强桑蚕产业,推动桑蚕产业成为该县一大支柱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桑蚕之乡”。

回望这几年的帮扶工作,中丝集团始终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搞锦上添花,只做雪中送炭,努力践行着这段“丝忻之情”。忻城县缺人,中丝集团 6 年时间选派两位挂职副县长,3 位 90后任职驻村第一书记,为忻城县注入“新鲜血液”;忻城县缺资金,从 2013 年起,中丝集团陆续向忻城县投入扶贫资金达到 1260 万元,且力度逐年增强。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自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以来,中丝集团共为忻城县培训扶贫干部、技术人员、贫困群众共计 1000 余人次。此外,在教育扶贫方面,2021 年起,中丝集团扶贫干部为忻城县板河小学、屏山小学的 7 名贫困学生联系了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从小学起按月提供助学金,直至完成大学学业。推进“星火”计划,通过“培训 + 就业”的模式,面向脱贫户适龄子女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安排他们进入保利物业公司实习就业,以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标。其间,不仅包贫困生在培训期间交通费、学费等,还包实习就业,在学校与企业间为他们开辟就业直通车。

下一步,中丝集团将统筹推进桑蚕产业在定点帮扶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持续帮助定点帮扶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系中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波)

来源:《中国扶贫》杂志  2021年第4期

 

2021年3月9日 15:08

新闻动态